身長60厘米,頭寬8厘米,體重近4斤。年齡初步估計在5歲左右




晨報訊(記者王瑜珩)一年多前的一次偶然“邂逅”,讓市民徐寧與一條“怪魚”結緣。昨日,這條60厘米長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娃娃魚被他無償捐贈給了云龍湖水族展覽館。“獨樂樂不如眾樂樂。能為娃娃魚找到一個好歸宿,心里雖然有些舍不得。但我抽時間還回去看它的。”32歲的徐寧說。
一條娃娃魚養(yǎng)了近兩年
2010年10月前,市民徐寧到河南三門峽旅游。再農家樂吃完飯后,他遇到一位背著麻袋的農民。對方神秘兮兮地問他有好東西要嗎?抱著好奇,徐寧看到了一條“怪魚”,大約40厘米長,兩斤多重,它前肢4個爪,后肢5個爪。這個小動物生活在水中,喜歡吃泥鰍等小魚,但不知它叫什么名字。老農開價3000元,后被他還價1800元買下。
如獲至寶的徐寧回到徐州后,把這個“怪魚”安置在了魚缸里。不久他就發(fā)現(xiàn)它偶爾會發(fā)出嬰兒啼哭一樣的叫聲,徐寧以為它是條“怪魚”。后來,有朋友到他家玩,問這是不是條娃娃魚,他才上網查找資料,發(fā)現(xiàn)自己飼養(yǎng)的這個小東西就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娃娃魚。每兩天,徐寧就要為娃娃魚喂養(yǎng)一次,主食就是小雜魚。隨著這條娃娃魚一天天長大,最后連大玻璃魚缸也盛不下它了。看著一天天長大的娃娃魚委屈地彎著尾巴呆在魚缸里,徐寧心里不是個滋味,就產生了捐獻的念頭。
無償捐給水族館
8月9日,徐寧給云龍湖水族展覽館打電話,要將娃娃魚無償贈送。日天,當水族館工作人員來到陳先生家里,要動手搬走娃娃魚時,一家人與這條娃娃魚難舍難分。徐寧自己動手,用網兜輕輕托起娃娃魚,和工作人員合伙才把它搬到白色大方桶里。看著自己養(yǎng)了一年多年的娃娃魚就要走了,徐寧說自己別無所求,一是為讓娃娃魚有個好去處,二是也讓人們認識一下咱們的國家級保護動物娃娃魚,增加一點保護動物的意識。
昨日,在圓夢花園居民徐寧的家中,記者看到,這條灰褐色的娃娃魚頭部扁扁的,眼睛只有綠豆大小,前肢四個腳指、后肢五個腳指,就像嬰兒的小胖腳丫。它靜靜地躺在魚缸里。
在救治人員為它們測量身長時,調皮的娃娃魚使勁扭動身體,因為它身體表皮非常粘滑,難以抓住,云龍湖水族展覽館的工作人員費了好大的勁兒才給它量完身長,這條娃娃魚身長60厘米,頭寬8厘米,體重近4斤。年齡初步估計在5歲左右,屬于娃娃魚類中的“青少年”。工作人員為娃娃魚做了初步體檢,它的身體狀況良好。
昨日下午2時15分,進行了簡單的交接儀式后,娃娃魚被運到了云龍湖水族展覽館。記者見到,進入新家后,不知是對環(huán)境的陌生,還是生性好靜,娃娃魚并沒有歡快地游動,過了好久才慢慢轉了下身,似乎在觀察它的新家。
據了解,娃娃魚主要以小魚蝦等為食,有很強的耐饑本領,在清涼的水中兩三年不進食也不會餓死,最大捕食量可達體重的五分之一
新聞鏈接:
娃娃魚,學名為大鯢,因叫聲酷似嬰兒哭聲而得名。它與恐龍同時繁盛于3億5千萬年前的古生代泥盤紀時期,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我國大鯢主要產于長江、黃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澗溪流中。大鯢的壽命在兩棲動物中也是最長的,在人工飼養(yǎng)的條件下,能活130年之久。
|